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

以一个载波为48.5MHz,调制信号1kHz且频偏为75kHz的FM信号来说,解调有非常多的方法。今天记录的是《高低频电路设计与制作》(铃木雅臣)中的一种方法。

image

我自己制作了一个AD8066的全通滤波,后跟一个跟随器(因为我最开始画的是NE5532的两级移相器,结果想起来得过高频)相位偏移我设置在约90度,调制电位器到大概范围,然后找一个手边的低通滤波器试了一下,应该是OPA1612做的低通,给DAC出的波形滤锯齿用的(比插零方便说是)。

调试的时候要注意的是移相器会有直流偏置,偏置是不能带进AD835乘法器的,实际测试的时候还是有上下10mv左右的偏置,导致出来的波形带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噪声。第二个要注意的点是对于前级的FM信号要有一定的幅值,我是信号发生器发生的4V峰峰值,解调出来才能到200mv左右,但这就是前级LNA该干的事情了。模拟的解调非常的原始人看起来。

这个的后续思路如下,是制成一个AFC电路。因为这个难点在于接收端的处理,涉及接收机的选择性以及鉴频电路的灵敏度。接收端通常采用超外差式接收电路。这种电路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中频放大器的选频特性,在满足调制信号的频谱要求前提下,中频放大器的选频特性越好则接收机的噪声越低。

另外,FM解调常采用斜率鉴频器或锁相鉴频器等电路,这些电路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解调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越窄则解调灵敏度就越高。常规的超外差电路的本振频率是固定的,当输入信号的频率漂移后,送到中频放大器的信号频率也会漂移。考虑到输入频率可能的漂移,中频放大器选频网络的带宽以及鉴频器的工作频率范围通常设计得略大于信号带宽。

后记

清单出之后看到变容二极管感觉不太对劲,这使我充满了决心。自己画了个VCO的板子打算测试一下 Auto Frequency Control (即上)。这个参考了陈光梦老师在2019年双路语音同传系统的思路,第二点是现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PLL,所谓能过高频的,能留有引脚余量的几乎都是数字锁相环了,哥们入了几个CD4046发现频率也太低了,做做kHz级别的分频倍频电路还算合适,而ADF4351的模块又太学院派了。

​ 有钱SMT还是别自己焊BGA

​ 比赛前调好作息